2007~2016年上海颗粒物浓度特征与气候背景异同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郑庆锋 史军 谈建国 段玉森 林燕芬 徐卫忠 |
| |
作者单位: | 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30,上海市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上海 200030,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30,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 200030,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 200030,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3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702);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922);上海市气象局科技研发项目(YJ201804);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Z201606Y) |
| |
摘 要: | 基于上海地区2006~2016年逐日PM10浓度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要素(风、气温等)、大气稳定度、逆温数据和高空大气环流数据,分析了2007~2016年上海地区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和冬季气候背景的异同,并建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同时选取颗粒物高浓度年份和低浓度年份,对比分析高空大气环流形势的差异.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而冬季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形态.PM10与平均风速、20:00混合层高度负相关,与偏西北风、20:00稳定类、20:00逆温的出现频率及平均气温正相关.当冬季我国北部500 hPa高度场合成为正距平,容易形成暖冬,从而引起高浓度颗粒物污染;而当500 hPa高度场为负距平,容易引起冷空气频繁南下,导致气温偏低,容易造成PM10浓度相对偏低.850 hPa风场异常为偏东风,且风速偏大,容易造成PM10浓度相对偏低.
|
关 键 词: | 高浓度污染 气候背景 异同 大气环流 上海 |
收稿时间: | 2019-04-24 |
修稿时间: | 2019-08-02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