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之争 |
| |
引用本文: | 史云锋. PX之争[J]. 世界环境, 2014, 0(4) |
| |
作者姓名: | 史云锋 |
| |
摘 要: | <正>有谁对一件衣服感到恐惧?有谁对银行卡感到反感?有谁对周围的饮料瓶陌生?……这些一直以来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熟悉,并被广泛使用,甚至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都认识并接受,甚至喜欢。但当把一切追溯至源头,发现他们都来自于同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对二甲苯时,这个英文缩写被称为"PX"的东西却让一些人感到害怕,所谓"不明觉厉"。原本的气味"芳香"而今却充满了"火药味"。关于它的论战从"低毒"到"剧毒",从"我家后院"到"100公里以上";阵地从"市委门前"到"百度百科",从"线上"到"线下";
|
关 键 词: | 基础化工原料 对二甲苯 百度百科 线下 饮料瓶 PX 化工基地 群体性事件 “中国式” 博弈者 |
The controversy of PX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