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及其空间格局——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调查 |
| |
作者姓名: | 王帅 赵荣钦 杨青林 肖连刚 杨文娟 余娇 朱瑞明 揣小伟 焦士兴 |
| |
作者单位: |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郑州450046;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3.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安阳45500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41);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23004101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YJCZH257);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7GGJS078) |
| |
摘 要: | 基于村庄尺度探索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对于差别化的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样点的农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采用Super-SBM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主要受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条件、人类各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约束下的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根据农业生产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可将样点村庄分为低碳高效村、高碳低效村、高碳高效村和低碳低效村四种类型。其中高碳低效村和低碳低效村的比例较大。建议未来应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能源和物资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节水节能新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推动农业低碳发展。
|
关 键 词: | 碳排放 农业生产效率 Super-SBM模型 空间格局 河南省 |
收稿时间: | 2019-12-24 |
修稿时间: | 2020-03-23 |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