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
引用本文:潘红丽,谢祖彬,朱建国,刘钢,张雅丽,蔡祖聪.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碳周转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7,16(2):269-274.
作者姓名:潘红丽  谢祖彬  朱建国  刘钢  张雅丽  蔡祖聪
作者单位: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采集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下运行3年的水稻(Oryza sativaL.)/小麦(Triticum aestivumL.)轮作土壤(0~15cm耕作层土壤),利用超声波分散-湿筛分法对烘干土样进行颗粒分级,分析土壤各粒级及其碳、氮的分布特征,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碳周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稻/麦轮作3年后,土壤颗粒组成较对照发生了改变,>53μm粒级的质量分数减小27%(p<0.05),约占土壤总质量20%;53~25μm粒级的质量分数增大35%(p<0.05),约占土壤总质量25%;<25μm无明显变化,约占土壤总质量55%,三种粒级之间质量分数呈显著差异(p<0.05)。FACE条件下,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碳质量分数在两个氮水平下平均为:>53μm(30.60g·kg-1),<25μm(13.08g·kg-1),25~53μm(12.85g·kg-1),氮质量分数分别为2.42g·kg-1,1.33g·kg-1,1.12g·kg-1。>53μm粒级的土壤颗粒碳、氮质量分数均极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粒级(p<0.001)。FACE条件下土壤总碳、氮质量分数高于对照,增幅分别为6.2%和6.7%。从各粒级土壤颗粒碳、氮质量分数变化分析,新增碳、氮主要进入>53μm粒级中,表明该粒级土壤颗粒对土壤碳氮循环(转化和保存)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大气CO2条件下,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将成为大气CO2的汇,这将为预测我国未来农田土壤碳的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CO2浓度升高  土壤粒级  土壤碳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周转
文章编号:1672-2175(2007)02-0269-06
收稿时间:2006-08-06
修稿时间:2006年8月6日

Effects of free air CO2 enrichment (FACE) on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 and C dynamics
PAN Hongli,XIE Zubin,ZHU Jianguo,Liu Gang,ZHANG Yali,CAI Zucong.Effects of free air CO2 enrichment (FACE) on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 and C dynamics[J].Ecology and Environmnet,2007,16(2):269-274.
Authors:PAN Hongli  XIE Zubin  ZHU Jianguo  Liu Gang  ZHANG Yali  CAI Zucong
Abstract:
Keywords:free air CO2 enrichment  soil particle fractionation  soil C stability  soil C turnover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