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秸秆燃烧排放因子与颗粒物成分谱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唐喜斌 黄成 楼晟荣 乔利平 王红丽 周敏 陈明华 陈长虹 王倩 李贵玲 李莉 黄海英 张钢锋 |
| |
作者单位: |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0237;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筹),上海 200233 |
| |
基金项目: |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9008,201209007,201209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205122);上海市科委项目(11231200500);上海市重大科技专项(沪环科2013-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5020300,XDB020300) |
| |
摘 要: | 为获取长三角地区秸秆燃烧污染物排放因子及其颗粒物成分谱,利用自行设计开发的开放式燃烧源排放测试系统,选取小麦、水稻、油菜、豆秸和薪柴等5类典型作物秸秆,分别采用露天焚烧和炉灶燃烧2种燃烧方式,实测其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露天燃烧各类秸秆的CO、NOx和PM2.5平均排放因子约为28.7、1.2和2.65 g·kg-1,由于炉灶氧含量相对较低,燃烧不充分,其污染物排放因子总体高于露天燃烧,分别为81.9、2.1和8.5 g·kg-1.各类秸秆中,油菜的排放水平相对较高.含碳组分(OC和EC)是生物质秸秆燃烧产生PM2.5的主要组成,在露天燃烧中OC和EC的质量分数分别占(38.92±13.93)%和(5.66±1.54)%;炉灶燃烧中OC和EC分别为(26.37±10.14)%和(18.97±10.76)%.Cl-、K+等水溶性离子也有较大贡献,在露天燃烧中分别为(13.27±6.82)%和(12.41±3.02)%;在炉灶燃烧中分别为(16.25±9.34)%和(13.62±7.91)%.小麦、水稻、油菜和豆秸等作物秸秆露天燃烧排放颗粒物的K+/OC值分别为0.30、0.52、0.49和0.15,这些特征值可用于判断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受秸秆燃烧排放影响的程度,为大气污染来源解析提供直接的判断依据.
|
关 键 词: | 秸秆燃烧 PM2.5 气态污染物 排放因子 成分谱 |
收稿时间: | 2013-09-16 |
修稿时间: | 2013-12-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