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夏季嘉兴市一次光化学事件的观测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沈利娟 李莉 吕升 张孝寒 吴博 章国骏 王翡 |
| |
作者单位: | 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嘉兴 314000;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嘉兴 314000;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嘉兴 314000;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嘉兴 314000;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嘉兴 314000;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嘉兴 314000;嘉兴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嘉兴 314000 |
| |
基金项目: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研计划项目(2011B01);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5135);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AY1027) |
| |
摘 要: | 为研究2013年8月5~11日嘉兴地区一次光化学事件形成的高浓度O3污染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对8月2~14日的主要污染气体(O3、NO2、NO、CO、SO2)、颗粒物(PM10、PM2.5)以及气象要素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嘉兴污染日的O3平均浓度是正常日的2.4倍,超标率多在29.0%以上,9日超标率高达45.8%,此次污染事件是高温下剧烈的光化学反应以及低湿低风速的稳定天气形势共同作用造成的.污染日和正常日的O3日变化均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O3在污染日和正常日生成期的增长速率分别为50.3μg·(m3·h)-1和21.6μg·(m3·h)-1,在消耗期的下降速率分别为16.8μg·(m3·h)-1和23.4μg·(m3·h)-1,NO、NO2和CO在污染日的浓度分别是正常日的1.1、1.5和1.5倍,为光化学反应提供了有利的反应条件.污染日PM2.5浓度、PM10浓度、PM2.5/PM10的比值分别是正常日的2.5、2.3、1.1倍,污染日大气光化学反应异常活跃,更有利于细颗粒物的生成.
|
关 键 词: | 光化学污染 臭氧 PM10 PM2.5 气象要素 |
收稿时间: | 2013-09-13 |
修稿时间: | 2013-11-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