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典型化工污水处理厂废水及受纳水体的生物急性毒性监测方法应用研究
作者姓名:张小琼  沈伟等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保护水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环境保护水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环境保护水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环境保护水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9,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9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7ZX07202-01);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819);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基金资助项目(2015-9);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基金资助项目(JNHB-118);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BE2019708)
摘    要:为了研究生物急性监测方法对监测典型化工污水处理厂废水的适用性,选择2家常州市典型的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常A”和“常B”),进行了发光细菌、藻类、大型溞和斑马鱼卵4种不同层次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检测。研究表明,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藻类叶绿素荧光毒性在2个污水处理厂中均被检测到,发光细菌急性毒性通常进水大于出水,但在投放大量氧化消毒剂时,出水表现出剧毒。藻类叶绿素荧光毒性最高值出现在常B进水中。大型溞和斑马鱼卵急性毒性仅在常B进出水样中有检出,受纳河道下游水样虽未表现出急性毒性,但可观察到斑马鱼卵各类发育畸形。4种生物急性毒性检测方法中,发光细菌适用范围最广,藻类、大型溞和斑马鱼卵急性毒性方法可根据监测目的和工业园区特点相应选择。实验结论可为化工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过程中生物毒性监测的常态化提供方法选择,为管理部门制定排放标准提供依据。

关 键 词:化工废水  发光细菌  藻类  大型溞  斑马鱼卵
收稿时间:2020-04-07
修稿时间:2020-06-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