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技术差距变动、研发资源驱动与技术进步效应
引用本文:张同斌,李金凯,高铁梅.技术差距变动、研发资源驱动与技术进步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131-139.
作者姓名:张同斌  李金凯  高铁梅
作者单位: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5;东北财经大学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5;2.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时期,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引擎。在创新驱动实现的过程中,研发驱动技术进步是关键环节。特别是,中国各地区之间技术差距较大,在不同技术差距下分析研发资源对技术进步的驱动效应尤为重要。本文以技术差距为转换变量,构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对不同技术差距阶段研发、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等对技术进步的差异化驱动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发现,在技术差距的影响下,研发没有充分发挥对技术进步率的驱动效应,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溢出效应对于技术进步的贡献不足。在不同技术差距间,存在着迅速和平缓两种转换机制。在快速转换机制中,研发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得以体现。而在慢速转换机制中,技术差距、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两个转换机制中各变量的影响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此外,技术差距适度时技术进步的"稳态"特征十分明显,而技术差距过小或过大时则是技术进步的不稳定区间。考虑到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特征,各地区应根据技术水平的现状,选取适宜的高技术进行引进。关于高技术产业中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问题,不能简单地依靠增大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来解决。必须依靠加大技术后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升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最后,为充分实现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与共同进步,还应着重组建协同创新机构,构建集成创新网络,进而形成区域内与地区间的功能互补与良好协作机制,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研发资源驱动  技术差距  技术进步  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

Changes of Technology Gap,Driving Effects of R&D Resource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bstract:
Keywords:R&D resources driven  technology gap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anel smooth transition regression (PSTR) model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