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文献比较研究 |
| |
引用本文: | 李惠民,冯潇雅,马文林. 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文献比较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0(5): 46-54. DOI: 10.3969/j.issn.1002-2104.2016.05.006 |
| |
作者姓名: | 李惠民 冯潇雅 马文林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北京,10004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贸易中隐含碳流动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研究”(71503019) |
| |
摘 要: | 贸易中的隐含碳流动对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尽管出现了大量的针对中国贸易中隐含碳的相关研究,但由于数据及方法的不同,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本文对现有的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文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研究得出了相对一致的结论,但在隐含碳的具体数量上差异巨大。定性来看,中国是一个隐含碳净出口国,净出口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定量来看,1997-2007年,中国隐含碳出口量从3.1-8.8亿t增长到17.2-30.2亿t二氧化碳;隐含碳进口量从1.0-7.0亿t增长到5.8-16.5亿t二氧化碳;隐含碳净出口量从1.8-7.3亿t增长到11.4-22.6亿t二氧化碳;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国内总排放量的比重由5%-20%增长到17%-30%。贸易中隐含碳核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核算方法产生的不确定性、数据融合产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原始数据引入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结果相对稳定,可重复性较高;从数据精度和数据可获得性方面考虑,40个左右的部门分类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把中国划分为多个区域研究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在理论上更加可靠。国家气候变化对外谈判和国内减排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对碳排放进行精确管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视隐含碳核算的不确定性研究,逐步提高隐含碳核算的精度,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气候变化政策。
|
关 键 词: | 隐含碳 国际贸易 投入产出法 不确定性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embodied carb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put-output analysis uncertainty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