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不同接种污泥复合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快速启动特征
作者姓名:闾刚  李田  徐乐中  沈耀良  吴鹏  张婷  Samwine Thomas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 215009,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 215009,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 215009;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 215009;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苏州 215009,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 215009;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 215009;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苏州 215009,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 215009;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 215009;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苏州 215009,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 215009,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 215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6035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工程江苏省重点专业类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6KJB610013);苏州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青年项目(XKQ201504)
摘    要:为获得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最佳污泥源及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工艺,采用本实验室自主研发复合型CAMBR反应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膜生物反应器(MBR),分别接种厌氧颗粒污泥(R1)和絮状反硝化污泥(R2),考察不同接种污泥的厌氧氨氧化启动特征和颗粒化程度.结果表明,R1与R2反应器分别耗时45 d和60 d均成功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其启动过程均可分为活性停滞期、活性提高期、活性稳定期3个阶段,但每个阶段氮素的去除规律略有不同,稳定运行期内,R1和R2反应器内NH_4~+-N和NO-2-N的平均去除率均高达95%以上;此外,R1反应器中形成了直径0.8~1.6mm为主的厌氧氨氧化红色颗粒污泥,R2反应器则以不规则块状和絮状为主,颗粒化程度较低,两个反应器内均可观察到红色颗粒污泥上浮现象;稳定运行期内NH_4~+-N、NO-2-N和NO_3~--N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R1反应器内可能存在着硝酸盐型厌氧氨氧化,致使NH_4~+-N过量转化,R2反应器内则为典型亚硝酸盐型厌氧氨氧化.

关 键 词:厌氧氨氧化  快速启动  污泥源  复合型反应器  颗粒化
收稿时间:2017-04-06
修稿时间:2017-05-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