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春季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
| |
作者姓名: | 郁佳 胡世祥 黄振 田建军 |
| |
作者单位: |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22,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22,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22,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22 |
| |
基金项目: | 2013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3YQ060569)。 |
| |
摘 要: | 运用大气PM_(2.5)水溶性组分及其气态前体物在线监测系统(GAC-IC)于2017年3月5—12日对武汉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组分进行了在线监测,分析了PM_(2.5)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的化学特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实验期间武汉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组分与气态前体物间存在明显的二次转化过程,二次反应是PM_(2.5)的重要来源。监测期间,PM_(2.5)中NO_3~-、SO_4~(2-)和NH_4~+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4.3、16.9、15.0μg/m~3,是PM_(2.5)中重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占PM_(2.5)质量浓度的40%~70%。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平均值分别为0.52和0.27,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二次污染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监测点位周边大气PM_(2.5)中NH_4~+与NO_3~-、SO_4~(2-)有良好的相关性,且表现为富氨状态,大气中铵能较好地中和SO_4~(2-)和NO_3~-。
|
关 键 词: | GAC-IC系统 水溶性离子 离子平衡 相关性分析 SOR/NOR |
收稿时间: | 2017-05-31 |
修稿时间: | 2017-08-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