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蓝藻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以太湖为例
作者姓名:李俊达  李云梅  吕恒  董宪章  蔡小兰  曾帅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42071299, U2102207); 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No.LYKJ[2019]32)
摘    要:蓝藻垂向运动的表征对于理解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太湖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实验观测,分析蓝藻生物量及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垂向变化特征,结合一维蓝藻平流运动模型,研究在不同扰动强度和群体粒径下的蓝藻垂向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在低风速条件下(风速小于3 m·s-1),太湖水体中蓝藻生物量在垂向上分布不均匀,其垂直分布剖线在水表或水柱某一深度形成峰值.当水华发生时,直径> 75μm的蓝藻群体主要聚集在水表,其剖线在水下形成不明显的峰值;在水华未发生时,75~175μm直径范围内的蓝藻群体主要聚集在水深1.2 m处,175~250μm直径范围内的大粒径蓝藻群体仍聚集在水表.垂向运动模拟表明,直径> 100μm的蓝藻群体随光照变化在水柱中进行周期性上浮下沉运动,直径<100μm的蓝藻群体,由于垂向迁移速度较小,在弱扰动条件下聚集在真光层深度附近.不同粒径蓝藻群体的垂向运动规律不同,导致蓝藻生物量垂直剖线在水表和水下形成两类特征峰.

关 键 词:蓝藻水华  颗粒物粒径  垂向分布  太湖  数值模拟
收稿时间:2021-08-26
修稿时间:2021-10-18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