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垂直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
| |
作者姓名: | 侯灿 张峰 黄勇 吴文玉 邓学良 陶明辉 |
| |
作者单位: |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2.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 中国气象局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 安徽 寿县 232200;3.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大气科学研究院, 上海 200438;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带演化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6YFC0201900);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202004b11020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5003) |
| |
摘 要: | 利用CALIOP数据和SBDART(Santa Barbara DISORT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辐射传输模式研究了2013~2016年华北地区8d沙尘天气气溶胶及其直接辐射强迫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了气溶胶垂直分布和光学特性对直接辐射强迫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集中分布在地表及以上3km范围,其中纯净沙尘型和污染沙尘型气溶胶位于上层,污染大陆型气溶胶和烟雾位于下层.大气层顶、地表和大气层的日均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分别是-38.41~-88.44,-74.03~-225.86,9.06~137.42W/m2.0~8km高度范围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是负值,且随着高度的增加绝对值逐渐减小.气溶胶垂直分布对大气层顶、地表和大气层的直接辐射强迫影响较小,但对直接辐射强迫垂直分布影响较大,由气溶胶廓线差异造成的同一高度层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最大差值能达到31.18W/m2.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单次散射反照率对直接辐射强迫影响明显.消光能力相同时,吸收性气溶胶对短波太阳光的衰减作用大于散射性气溶胶,后向散射比例大的气溶胶大于后向散射比例小的气溶胶.
|
关 键 词: |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垂直分布 辐射传输模式 华北地区 沙尘天气 |
收稿时间: | 2020-04-19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