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场地地下水中氯代甲烷烃自然衰减机制
引用本文:范婷婷,夏菲洋,孔令雅,王荐,姜登登,杨璐,张胜田,邓绍坡.场地地下水中氯代甲烷烃自然衰减机制[J].环境工程学报,2021,15(12):3934-3945.
作者姓名:范婷婷  夏菲洋  孔令雅  王荐  姜登登  杨璐  张胜田  邓绍坡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2
摘    要:自然衰减监控技术在农药污染场地的实践应用较少,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此,以农药污染场地监控自然衰减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对地下水中氯代甲烷烃的自然衰减能力、作用机制及降解时间进行了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结果表明,作为污染源的MW1-17点位地下水中的四氯化碳和氯仿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在4 a内降解率分别在95%和94%以上.经计算,四氯化碳和氯仿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02 d-1和0.001 3 d-1.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充足的证据表明MW1-17点位存在微生物降解.四氯化碳与NO3-、DOC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W1-17的四氯化碳在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以微生物共代谢降解为主,而在2018年12月以后以还原脱氯降解为主.微生物多样性的结果也表明,从2016年到2021年,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逐渐向厌氧型转化,还原脱氯功能细菌丰度有所增加.

关 键 词:农药污染场地  地下水  氯代甲烷烃  自然衰减

Natural attenuation mechanism of chloromethane hydrocarbons in groundwater of a typical pesticide contaminated site
FAN Tingting,XIA Feiyang,KONG Lingya,WANG Jian,JIANG Dengdeng,YANG Lu,ZHANG Shengtian,DENG Shaopo.Natural attenuation mechanism of chloromethane hydrocarbons in groundwater of a typical pesticide contaminated site[J].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2021,15(12):3934-3945.
Authors:FAN Tingting  XIA Feiyang  KONG Lingya  WANG Jian  JIANG Dengdeng  YANG Lu  ZHANG Shengtian  DENG Shaop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