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14—2018年南京PM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丁峰  朱志锋  陆晓波  杨丽莉  张良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210013
基金项目: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1707);南京环保科技项目(201805)
摘    要:利用在线高分辨率仪器对2014-2018年南京市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离线分析法与在线分析法对OC、EC的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离线分析的EC、OC浓度高于在线自动监测值;2014-2018年南京OC与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 38±3. 91)μg/m^3和(3. 12±1. 76)μg/m^3,整体呈下降趋势,冬季OC与EC均较高,夏季两者质量浓度较低。OC和EC均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日变化规律,OC与EC第一个峰值均出现在08:00左右,OC第二个峰值出现在20:00前后;夏季OC与EC相关性最低,冬季最高,NO2、CO与OC、EC的相关性总体高于SO2,表明燃料燃烧对碳气溶胶有一定贡献,但没有交通源的贡献显著,夏季O3与OC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利用最小相关系数法(MRS)计算大气OC中一次有机碳(POC)和二次有机碳(SOC),结果显示OC中以POC为主,但SOC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SOC质量浓度达1. 96μg/m3,在OC中占比达31. 9%,后续颗粒物污染治理的重点可能应关注VOCs。

关 键 词:南京  元素碳  有机碳  高分辨率观测  最小相关系数法
收稿时间:2019-08-29
修稿时间:2019-12-18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