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秋季大气VOCs变化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林旭 陈超 叶辉 严仁嫦 许凯儿 金嘉佳 张天 沈仕亮 |
| |
作者单位: |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 杭州310007;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310005;上海贝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
| |
基金项目: | 2017年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主动设计项目(20172016A07);社会发展科研自主申报项目(20180533B16,20170533B15) |
| |
摘 要: | 2017年9月1日至11月30日采用Syntech Spectras GC955在线气相色谱仪对杭州市不同功能区大气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在线连续监测,分析了不同功能区VOCs及各组分的体积分数、日变化规律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结果显示,下沙周边工业区总VOCs浓度整体高于朝晖周边居民区,其中夜间更为显著。烷烃和芳香烃浓度在夜间时段工业区较居民区高得更为明显,其中芳香烃组分表现尤为突出,2个功能区烯烃体积分数相差不大。杭州市主要VOCs体积分数总体上在国内处于中间水平。不同功能区烷烃和芳香烃均呈现夜间浓度高于白天的日变化特征,居民区各VOCs组分日变化基本呈现双峰结构,工业区烷烃和芳香烃体积分数日变化呈现单峰结构,烯烃体积分数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不同功能区中芳香烃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烯烃次之,烷烃贡献最小。下沙周边工业区大气化学活性(尤其是芳香烃组分)较朝晖周边居民区强。同种VOCs物质在不同功能区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大小不同,但关键贡献物质均为低碳烷烃、低碳烯烃及苯系物。
|
关 键 词: | 不同功能区 挥发性有机物 日变化 臭氧生成潜势 |
收稿时间: | 2019-08-30 |
修稿时间: | 2019-11-28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