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电子受体反硝化过程中C/N对N2O产量的影响
作者姓名:尚会来  彭永臻  张静蓉  王淑莹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C19B03);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PXM2008-014204-050843);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项目(ykj-2007-1063)
摘    要:试验采用SBR反应器,分别考察了不同C/N条件下,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过程中N2O产生情况.投加乙醇作为反硝化碳源,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调节C/N分别为0、 1.2、 2.4、 3.5、 5.0和20,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调节C/N分别为0、 1.8、 2.4、 3.0、 4.3、 5.2、 6.6和20.6.结果发现,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最佳C/N为3.0,此时N2O产生量为0.044 mg·L-1;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最佳C/N为5.0,此时N2O产生量为0.135 mg·L-1,是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时的3倍.电子受体类型不同时,N2O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类似:在碳源严重不足时,反硝化率和N2O产生量均很低;碳源相对不足时N2O产生量增加;C/N过大时,虽然反硝化速率很快,但N2O产量也急剧增大.可见,与全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可节省40%碳源,且控制C/N=3,其反硝化过程产生的N2O远少于全程反硝化.

关 键 词:反硝化  硝酸盐  亚硝酸盐  C/N  氧化亚氮
收稿时间:2008-07-28
修稿时间:2008-09-1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