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间特点与城市热岛格局的关系分析
引用本文:但尚铭,但玻,谭钦文,杨枬.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间特点与城市热岛格局的关系分析[J].四川环境,2012(Z1):138-141.
作者姓名:但尚铭  但玻  谭钦文  杨枬
作者单位:四川省气候中心;四川省气象台;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摘    要:采用成都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小时浓度的空间分布实例,结合NOAA/AVHRR(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遥感数据所获的城市热岛温度场格局图,结果发现:下午环形热岛出现时城市中心区的PM10浓度较低,二、三环路附近的浓度相对较高,城区西南部尤其明显。分析认为,环形热岛改变了城市近地层的温度场和流场结构,在城郊结合部造成"双重循环",容易导致污染物在这些地方聚集。

关 键 词:可吸入颗粒物(PM  10)  城市热岛效应  关系  成都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