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河原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组成特征及其化学预氧化处理效果对比
作者姓名:李大鹏  黄强  朱贺振
作者单位:1.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安,710048;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2ZX07404-004)
摘    要:以取自河南省郑州市石佛原水厂的黄河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原水中消毒副产物(DBPs)前体物的组成规律,对比分析了3种预氧化剂(高锰酸钾、自由氯和二氧化氯)对原水中DBPs生成潜能的消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原水中DBPs的前体物均以小分子有机物和疏水性组分(52.51%)为主;分子量小于 1 kDa有机物组分是生成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和三卤甲烷(THMs)的主要前体物;疏水性有机物是生成THMs的主要前体物,亲水性有机物是生成N-DBPs的主要前体物.经Cl2预氧化后,直接生成的DBPs随着自由氯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ClO2和KMnO4预氧化直接增加DBPs产生量.经3种预氧化剂氧化后,原水中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均呈现一定的下降,其降低量依次为ClO2> Cl2> KMnO4;然而3种预氧化剂都不能有效的减少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N-DBPFP),ClO2预氧化和Cl2预氧化可增加N-DBPs生成潜能,尤其在较高投加量下,Cl2预氧化将大大增加N-DBPs生成潜能.为有效消减总DBPs生成潜能,水厂可优先采用KMnO4或ClO2作为预氧化剂处理引黄水库或沉砂池水.

关 键 词:黄河原水  消毒副产物  生成潜能  化学预处理  水处理
收稿时间:2015-04-16
修稿时间:2015-06-1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