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料及工艺参数对干旱地区污泥堆肥物理指标动态变化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麦旭东, 谭军利, 王西娜, 田军仓. 辅料及工艺参数对干旱地区污泥堆肥物理指标动态变化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22, 16(8): 2682-2690. doi: 10.12030/j.cjee.202111085 |
| |
作者姓名: | 麦旭东 谭军利 王西娜 田军仓 |
| |
作者单位: | 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银川 750021; 2.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银川 750021; 3.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银川 750021; 4.宁夏大学农学院,银川 75002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8104);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水利工程)资助项目(NXYLXK2021A03) |
| |
摘 要: |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污泥堆肥过程中存在升温速度慢和缺少适宜堆肥技术参数的问题,通过大型条垛式污泥堆肥正交实验,研究堆肥过程中堆体的温度、pH、电导率、含水率的动态变化过程,以期明确适宜该地区的污泥堆肥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当玉米秸秆配比为15%时,堆体的升温速度达17.3 ℃∙d−1,最高温度可达75 ℃以上;当秸秆粒径为5 cm时,高温持续时间最长,达22 d;堆体的电导率随着秸秆配比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堆肥结束后以秸秆配比15%的电导率值最大。从水分变化来看,堆肥10 d后,污泥先静置6 d后翻抛的堆体上层含水率高,而常规翻抛的堆体各层含水率在15 d后呈现下层>上层>中层的垂直空间分布。 总体而言,玉米秸秆粒径对堆体温度影响最大,而玉米秸秆配比对堆体含水率影响最大。西北干旱区污泥条垛式堆肥最优技术参数为添加5 cm粒径的玉米秸秆15%,完全混合先静置6 d后进行翻抛。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生活污泥高效堆肥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 西北干旱地区 生活污泥 好氧堆肥 辅料配比 翻抛工艺 |
收稿时间: | 2021-11-15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