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与GIS的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
| |
作者姓名: | 徐庆勇 黄玫 陆佩玲 李仁强 |
| |
作者单位: | 1.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使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遥感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脆弱性成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极度和重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其中部的太湖流域和浙江中西部,占整个研究区的20.10%;轻度和中度脆弱区遍布于整个研究区,占55.25%;微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北部和浙江东部,占24.65%. 总体来看,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属轻度和中度脆弱. 影响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自然因素有≥35 ℃日数、旱涝分布、海拔高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年累加值、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人为因素有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量、化肥施用强度、土地利用变化、“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人口密度和GDP. 极度和重度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大、资源匮乏、污染强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和生物多样性低.
|
关 键 词: | 生态环境 脆弱性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长江三角洲 |
收稿时间: | 2010-05-28 |
修稿时间: | 2010-09-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