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省际空间学习效应实证 |
| |
引用本文: | 谭政,王学义.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省际空间学习效应实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0(10): 17-24. DOI: 10.3969/j.issn.1002-2104.2016.10.003 |
| |
作者姓名: | 谭政 王学义 |
| |
作者单位: | 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34;2.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1130 |
| |
基金项目: |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基金,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基金,城乡一体化科研创新实验室项目 |
| |
摘 要: | 当前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共识。然而仅仅依靠全要素生产率不能转变生产方式,关键在于区分绿色与非绿色偏向。研究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方法,对比分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软技术"、绿色"硬技术"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依靠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发展需要区别绿色与非绿色偏向;2必须注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绿色发展的作用及其运行机制;3不同偏向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空间学习效应不同;4绿色"软技术"对绿色发展贡献不充分。这就意味着,在当前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收紧的背景下,要区别绿色与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作用,否则将不能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重视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重视绿色管理技术等绿色"软技术"对绿色发展的贡献。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既要重视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又要考虑技术市场、劳动智力结构、劳动者年龄结构的影响。提升绿色"软技术"的贡献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变动的吸纳能力。通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空间学习效应,实现中国省际区域间绿色可持续协同发展。此外,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绿色技术时,既要重视对绿色"硬技术"的吸收,又要重视对绿色"软技术"的再学习。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要继续鼓励支持绿色"硬技术"自主研发,巩固提升绿色"硬技术"对绿色发展的贡献。
|
关 键 词: |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动态空间面板 空间学习效应 |
Empirical study on green TFP provincial spatial learning effect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green TFP dynamic spatial panel spatial learning effect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