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As(Ⅲ)和As(Ⅴ)在骨炭中迁移行为的对流扩散模型研究
引用本文:黄晰,罗阳,张俊,刘娟,杨剑,刘璟.As(Ⅲ)和As(Ⅴ)在骨炭中迁移行为的对流扩散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3).
作者姓名:黄晰  罗阳  张俊  刘娟  杨剑  刘璟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3DFA713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2128);科技部第六批“中国-南非联合研究计划”项目(2012DFG71060);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11ZX7112)
摘    要:采用一维对流扩散模型对比分析了As(III)和As(V)在骨炭中的迁移行为,并开展解吸试验。结果表明,1)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批试验吸附数据,As(III)和As(V)的最大吸附量(qmax)分别为0.827 mg/g和0.337 mg/g。2)骨炭对As(III)和As(V)的滞留能力随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用对流扩散模型拟合试验数据获得的滞留因子表明As(V)的滞留能力是As(III)的1.38~2.20倍。3)共存阳离子在骨炭表面能够形成包覆层,从而增强了骨炭对As(III)和As(V)的滞留能力,其中Mn2+强于Al3+;共存阴离子会降低As(III)和As(V)的滞留能力,其SiO2-3和PO3-4分别对As(III)和As(V)影响最强。4)0.1 mol/L的NaOH解吸能力要强于蒸馏水,As(V)的解吸程度高于As(III),3次累计解吸平均值分别为0.59和0.41。

关 键 词:环境工程学    骨炭  迁移  对流扩散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