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s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翟世奎,姜秀莉,褚忠信,王秀海,董爱国,崔行骞,李娜.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s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5).
作者姓名:翟世奎  姜秀莉  褚忠信  王秀海  董爱国  崔行骞  李娜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德州农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海洋系,美国得克萨斯州7784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6022,40906024)
摘    要:于2011年10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采集了31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利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样品的As质量比,旨在通过分析毒性元素As在表层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探讨As的来源、赋存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As质量比范围为0.92~23.25 mg/kg,平均值为6.98 mg/kg,呈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且在泥质沉积区相对较高,高值区沿岸线呈明显的带状分布。As与沉积物粒度组成密切相关,即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越小,As质量比越高,细粒沉积物是As的主要载体。表层沉积物中As与有机碳、总氮呈弱的正相关,表明生物虽可能对As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于沉积物粒级组成而言不是主要控制因素。As质量比高值区与长江冲淡水和沿岸流的分布格局一致,尤其是在长江口门处的泥质区值最高。这一方面说明As主要来源于长江入海所携带的细颗粒悬浮物,另一方面说明长江入海冲淡水和研究区海洋流系控制着As的空间分布。As在研究区内总体上呈轻度富集,部分采样站位As的富集因子较高,说明长江口邻近海域存在一定程度As的人为污染(排污)和潜在的环境风险。

关 键 词:环境工程学  长江口邻近海域  表层沉积物  As的分布  控制因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