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纯电动泥头车减污降碳协同效益评价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蔡晓萍 柏静 段华波 谢海明 |
| |
作者单位: | 1.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深圳大学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 518060;2.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澳门 999078;3.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4.深圳市协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深圳 518060 |
| |
摘 要: | 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减缓能源与环境压力并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在重型车辆、工程车等领域推广较为缓慢.深圳市自2019年开始推广使用纯电动泥头车,并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环卫、泥头车数量达到8000辆.为深入探究纯电动泥头车替代柴油泥头车所产生的减污降碳协同效益,本研究基于一手调研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并结合GREET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类泥头车在燃料周期、车辆周期和配套设施周期3个周期内的能耗、主要空气污染物及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纯电动泥头车全生命周期内能耗较柴油泥头车可减少36.2%,主要污染物如NOx、SO2、VOC和PM2.5降幅分别达81.3%、37.8%、29.0%和25.9%;温室气体(GHGs)排放强度减少14.4%,基准情境下2030年和2050年推广纯电动泥头车GHGs累计减排量分别为71.4万t和258.5万t.尽管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但其初始购置和售后维保成本过高是制约其推广的最主要因素,通过降低车辆及电池生产制造成本、提高充换电设施数量及售后维保能力等有望加快泥头车纯电动化.
|
关 键 词: | 柴油泥头车 纯电动泥头车 生命周期评价 GREET模型 碳减排效果 制约因素 |
收稿时间: | 2022-03-26 |
修稿时间: | 2022-04-21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