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地区冬水田甲烷排放特征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贺冬冬 周维 陈霖 任晓静 莫永亮 朱波 胡荣桂 |
| |
作者单位: |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 430070,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 61004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 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2CB4171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No.2662016PY098) |
| |
摘 要: | 以川中丘陵地区典型冬水田为对象,设置了有水稻常规施肥(RF)、无水稻常规施肥(NP)、有水稻无氮肥(NN)3种处理,以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甲烷(CH_4)排放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RF、NP和NN处理下CH_4排放通量分别为-0.0042~18.29、0.03~16.78和0.10~26.76mg·m~(-2)·h~(-1),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0.22、4.25和14.15 mg·m~(-2)·h~(-1)(以每平方米每小时消耗/产生的C量(mg)计),水稻生长季是主要排放期,但休闲季CH_4排放量仍占全年CH_4总排放量的14%.没有水稻处理的CH_4排放量显著低于有水稻处理(p0.01);而不施氮肥处理的CH_4排放量显著高于施肥处理(p0.01).CH_4排放通量与5 cm深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温度的升高,甲烷排放量呈指数增加.CH_4排放通量与1~4 cm的稻田水深呈显著负相关(p0.01),随着水深的增加,甲烷的排放呈指数迅速下降;而与4~8 cm的稻田水深无相关性,甲烷的排放也变化缓慢.由此表明,土壤温度和水深在很大程度上调控着CH_4的排放.此外,研究结果也显示将冬水田休闲期改为旱作可减少CH_4排放,对环境有利.
|
关 键 词: | 冬水田 甲烷 影响因子 相关性 |
收稿时间: | 2016-09-10 |
修稿时间: | 2016-10-2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