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采暖期北京大气PM2.5中碳组分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作者姓名:索娜卓嘎  谭丽  周芮平  吴丹  于海斌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大气污染多组分在线源解析集成技术(2016YFC0208500,2016YFC02085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颗粒物源识别的比对验证和应用示范"(2016YFF0103006)
摘    要:在冬季采暖期采集北京大气中的PM_(2.5)样品,利用自动称重系统AWS-1和热/光碳分析仪测定样品中PM_(2.5)和OC/EC,研究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并通过OC/EC的值和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 0515)分析大气颗粒物中碳气溶胶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PM_(2.5)污染天气的OC、EC在PM_(2.5)中的占比要比清洁天气时低,其中SOC在PM_(2.5)中的占比由清洁天气时的22.9%减少到了重污染天气的15.4%,这是因为大气中的PM_(2.5)有较强的消光作用,导致气溶胶的氧化能力降低,造成了SOC的生成量减少;通过分析OC/EC值表明,冬季采暖期北京大气碳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和燃煤,这与SPAMS 0515在线解析的结果一致。采用SPAMS 0515进行在线OC、EC分析,在PM_(2.5)质量浓度≤250μg/m3时同手工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解析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北京冬季采暖期的首要污染物来源,占比分别为34.0%和26.4%。

关 键 词:PM2.5  有机碳  元素碳  源解析
收稿时间:2017-06-05
修稿时间:2017-08-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