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云南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优化分区与管控
作者姓名:赵筱青  李思楠  普军伟  谈树成  陈俊旭
作者单位:1.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昆明 650500; 2.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昆明 650500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大学联合基金项目(2018FY001-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20);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0Y0030); 云南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C176230200)
摘    要:国土空间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并构建合理的管控模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以云南喀斯特典型山区文山市为例,探讨基于"双评价"的国土空间优化方法及冲突区的修正规则,对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进行优化分区,并提出国土空间分区及石漠化分区的管控模式。研究发现:(1)云南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优化后可划分为城镇开发边界区、城镇预留区、永久基本农田区、一般农业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和一般生态区六种类型,其中,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最大,城镇开发边界区面积最小;(2)城镇开发边界区和城镇预留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东南部,永久基本农田区和一般农业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和南部,一般生态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西南部,生态保护红线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北部,其中东部和东北部主要为石漠化区;(3)从各国土空间类型的发展潜力和趋势对国土空间分区提出了管控措施和模式;从轻度石漠化区、中度石漠化区以及重度石漠化区角度对城镇、农业和生态三类空间,提出了石漠化区开发和保护的路径和方法。研究结果可为云南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的合理发展和石漠化的治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国土空间优化和管控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国土空间“  双评价”  优化分区  管控途径  云南喀斯特山区
收稿时间:2020-04-13
修稿时间:2020-07-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