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特征初步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高愈霄 霍晓芹 闫慧 李健军 许荣 朱莉莉 鲁宁 王威 |
| |
作者单位: |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 |
| |
基金项目: | 环保公益性行业专项“京津冀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应急方案研究”(201309071);“京津冀城市大气边界层过程对重污染形成的影响研究”(201409001-03);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环境领域项目“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联合预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2014BAC22B04);“京津冀空气监测预报及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C06B04);中科院先导项目“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数值模式与协同控制方案课题”(XDB05030200) |
| |
摘 要: | 基于为京津冀区域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和空气重污染预警业务提供必要基础参考资料和区域重污染发生发展规律认识的需求,应用现有空气监测网2013—2014年度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2013—2014年空气质量整体情况和污染过程的季节变化规律、污染范围,统计了两年间31次区域范围大气重污染过程,并根据污染过程的空气质量变化特点和大气环流形势,着重对31次重污染过程中均压场天气型污染开展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4年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形势严峻,全年约有六成日数受颗粒物污染影响;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南北差异显著,有自北向南逐步加重的特点,南部污染严重城市对区域污染贡献巨大,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4城市将PM_(10)、PM_(2.5)年均浓度分别拉升31、16μg/m~3;2013—2014年京津冀区域大范围重污染过程集中发生在秋冬季,两季的污染过程对区域两年PM_(10)、PM_(2.5)平均浓度分别拉升27、21μg/m~3;京津冀区域均压场天气型污染可细分为臭氧型均压场和颗粒物型均压场。当秋冬季出现较小气压梯度、西南小风、逆温层等均压场天气型时,容易造成区域颗粒物污染过程;而春末、夏季出现均压场天气型时,容易造成O_3污染。
|
关 键 词: | 空气质量 大气重污染过程 污染特征 大气环流 京津冀区域 |
收稿时间: | 2016-01-05 |
修稿时间: | 2016-02-0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