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水库蓄水前后冬春季水体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特征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林佳 李赫龙 苏玉萍 胡雅丽 林婉珍 董敏 蓝米湖 |
| |
作者单位: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福州青源供水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3075);福建省环保厅项目(2015R017);2015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思想库研究项目(FJKX-A1503);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0394009) |
| |
摘 要: | 于2007—2008年溪源水库蓄水前,2014—2015年溪源水库蓄水后对溪源宫水源地水体进行采样,分析了冬春季水体的理化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组成。蓄水前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26属43种,水体水质状况较好,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为7.31×10~5cells/L,以硅藻、绿藻门为优势门类,两者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比例约为54.7%、32.2%,水体呈贫-中营养状态。蓄水后,水体氮、磷营养盐浓度分别约为蓄水前的2.4倍、3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为1.42×10~7cells/L,约为蓄水前的20倍,且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优势门类为硅藻、蓝藻、绿藻,所占比例分别为40.2%、38.7%、14.4%,蓝藻门比例有显著提高,约为蓄水前的5倍。说明建库蓄水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显著。
|
关 键 词: | 浮游植物 蓄水前后 冬春季 富营养化 溪源水库 |
收稿时间: | 2015-07-30 |
修稿时间: | 2016-02-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