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特征分析 |
| |
作者姓名: | 耿润哲 王晓燕 焦帅 孟凡德 段淑怀 |
| |
作者单位: | 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2.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北京,100038 |
| |
基金项目: | 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No.2009DFA924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971258, 4127149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 20121108110006) |
| |
摘 要: | 采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以研究区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基于水文水质资料和文献数据的方法确定输出系数取值,估算了密云水库上游潮河和白河流域平水年(2000年)和丰水年(2010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结果表明:1通过对降雨和地形的表征,改进的模型降低了估算误差,总氮、总磷在平水年和丰水年的模拟误差均降低20%以上,可以更精确地模拟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情况.2总氮、总磷负荷量在平水年和丰水年分别为7505.28 t、997.88 t和10022.1 t、1075.6 t,总氮负荷量随降雨径流量的增加而有显著增大,但总磷负荷增加不大,反映出总氮负荷量在不同水文年份中变化显著.3来自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总氮、总磷负荷量占总负荷的85%以上.总磷主要来自于农村生活污染源,占70%以上,2000年与2010年比例变化不大;总氮污染,在2000年主要来自于农村生活,占当年污染负荷总量的31.44%,而2010年主要来自禽类养殖,占当年污染负荷总量的27.27%,反映出10年间经济发展导致主要污染源发生变化.4污染高风险区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东高西低,局部集中,分布不均,靠近水体",密云县、赤城县以及丰宁县等人口密度较大、以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要产业的地区为污染负荷总量较高的区县.
|
关 键 词: | 非点源污染负荷比例 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 密云水库流域 时空变化 |
收稿时间: | 2012-08-31 |
修稿时间: | 2012-09-28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