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兰州盆地第三纪沉积物常量元素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引用本文:王 扬,刘星星,李再军,孙东怀,孙有斌.兰州盆地第三纪沉积物常量元素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J].地球环境学报,2016(4):393-404.
作者姓名:王 扬  刘星星  李再军  孙东怀  孙有斌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 兰州大学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3020504)
摘    要:通过对兰州盆地凤凰山剖面沉积物(厚约2484 m)的常量元素(Si、Al、Ca、Fe、K、Mg、Na)和碳酸盐含量分析,发现元素含量变化特征可分为三类:(1)元素Al、Fe、K和Mg赋存于细颗粒矿物中,与粒度分选和风化强度关系密切;(2)元素Si主要赋存于石英中,能良好反映沉积相变化;(3)元素Ca、Na与化学沉积盐类的生成有关,元素比值(Na/Al和Ca/Al)能揭示沉积环境演变。元素比值变化表明兰州盆地第三纪古环境变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54—43 Ma为三角洲河流相沉积,气候较温暖湿润;43—33 Ma Na/Al比值较高,钠盐大量生成,进入盐湖发育阶段,气候开始变干;33—23 Ma Ca/Al比大幅度波动,地层中含有大量石膏层,盆地经历了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波动;23—9 Ma盆地从咸水-半咸水湖转变为风尘主导的干旱环境。综合凤凰山剖面的元素、磁化率、色度和粒度结果,认为第三纪以来兰州盆地古环境经历了三次阶段性变干的过程(~43 Ma,~33 Ma和~23 Ma);同全球气候和区域构造记录的对比表明,前两次变干可能同全球气候变冷关系密切,而早中新世的变干则可能是区域构造运动的结果。

关 键 词:兰州盆地  第三纪  常量元素  沉积相  古环境

Major elemental compositions of Tertiary sediments in Lanzhou Basin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 implication
Authors:WANG Yang  LIU Xingxing  LI Zaijun  SUN Donghuai  SUN Youbin
Abstract:
Keywords:Lanzhou Basin  Tertiary  major elements  sedimentary facies  paleoenvironment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