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终点检测5种双酚A类化合物对MCF-7的细胞毒性 |
| |
作者姓名: | 张帅帅 刘堰 刘树深 朱祥伟 |
| |
作者单位: | 1.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2.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3.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0CB1344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47002, 20977065) |
| |
摘 要: | 双酚A(BPA)及其类似物作为聚碳酸酯的主要合成原料,一直是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其雌激素效应是当今科学研究的重点,而毒性效应研究甚少.为评估环境中BPA类物质的毒性效应,实验采用四唑盐(MTS)比色法检测5种双酚A类化合物对人雌激素受体缺失乳腺癌细胞MCF-7(ER-)增殖活性的影响,2,4-二硝基苯肼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露出率,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DNA损伤.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MTS实验结果拟合剂量-效应曲线,表明所有的剂量-效应曲线(DRC)均能用Weibull或者Logit函数有效表征.以模型估算的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pEC50)评估5种化合物的毒性大小依次为:BPB>BPC>TDP>BPE>BPA.LDH检测以及SCGE检测受试化合物对MCF-7(ER-)的损伤作用表明,在效应浓度EC20下,细胞核DNA轻微损伤,细胞增殖受轻微抑制;在效应浓度EC40下,细胞核DNA损伤严重,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从而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显著改变,使LDH大量露出.
|
关 键 词: | 双酚A(BPA) MCF-7 细胞毒性 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 乳酸脱氢酶(LDH) |
收稿时间: | 2012-01-10 |
修稿时间: | 2012-03-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