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白洋淀多种生境沉积物有机质来源解析及其演变
作者姓名:刘晨宇  张美一  尹铮  王东升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8ZX07110004)
摘    要: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及其演变的解析对富营养化湖泊的防治及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境逐渐破碎化且不同生境的有机质来源及演变过程尚不清楚.通过对白洋淀河道、湖面、鱼塘、荷塘4种不同生境沉积物岩芯正构烷烃含量与组成特征的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模型,以解析其有机质的来源及演变.结果表明:由于受不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生境沉积物的有机质来源不同.鱼塘和荷塘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藻类等水生低等生物为主,分别达到78.3%、72.7%;河道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则以陆生高等植物为主,占比为63.8%;开阔湖面沉积物中不同有机质来源所占比例分别为水生低等生物33.0%,水生高等植物26.2%,陆生高等植物40.8%.该结果与白洋淀地区人类活动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相对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随着雄安新区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和环保工程的实施,白洋淀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藻类等水生低等生物在河道和湖面的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占比开始缓慢降低,但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深且藻类死亡后仍大量沉积于沉积物中,鱼塘和荷塘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中水生低等生物...

关 键 词:白洋淀  多生境  有机质来源  脂类生物标志物
收稿时间:2021-06-18
修稿时间:2021-08-13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