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生物炭制备吸附陶粒 |
| |
作者姓名: | 李杰 潘兰佳 余广炜 汪印 尤甫天 谢胜禹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2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2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2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2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2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2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 |
基金项目: | 福建省工业引导性重点项目(2015H0044);中国科学院青年人领域前沿重点项目(IUEZD201402);中日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2016YFE0118000);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6YFXTSF00420) |
| |
摘 要: | 以城市污泥热解产生的生物炭(BC)与高岭土(KL)为原料制备吸附陶粒(SKC),研究其对环丙沙星(CIP)的吸脱附性能,开展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性研究,结合形貌、孔结构、物相组成、表面电位探讨其吸附机制,利用TCLP法研究重金属浸出特征.结果表明BC与KL以6∶4的质量比混合造粒,经1 050℃烧结5 min得到的SKC对CIP有明显的吸附效果,去除率达65.34%;SKC对CIP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吸附特性适用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同时存在物理和化学吸附.SKC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物相组成以硅铝氧化物、铁氧化物和金属磷酸盐为主,既能降低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又具有良好的CIP吸附去除效果,有望为处理废水中高浓度CIP提供一种低成本可回收的吸附材料,也为BC的规模化安全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
关 键 词: | 污泥生物炭 陶粒 重金属 环丙沙星 吸附 脱附 动力学 等温吸附模型 |
收稿时间: | 2017-02-24 |
修稿时间: | 2017-04-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