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高地下水位地区透水停车场的水文控制效果
作者姓名:金建荣  李田  王圣思  陈子隽  周佳雯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专项(14DZ1208200)
摘    要:为确定高地下水位地区透水铺装对路面径流的水文控制效果,在上海市区建造了4个实验性透水铺装单元与1个不透水铺装对照,其中3个为设有防水衬底的不透型设施分别为透水混凝土铺装(设施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缝隙透水砖面层(设施Ⅱ)、碎石基层/缝隙透水砖面层(设施Ⅲ),1个普通缝隙透水砖铺装(设施Ⅳ),以及1个不透水混凝土对照(设施0).历时1年监测了实际降雨条件下4种实验设施的表面径流、排水管出流流量及表面渗透速率,考察不同设施的径流总量削减率、峰值削减及峰现延迟能力.结果表明,缝隙透水砖面层的表面稳定渗透速率明显小于透水混凝土面层,使用1年后,2种面层表面稳定渗透速率均明显下降;4种设施的表面产流均无显著差异;3种不透型设施的就地消纳水量能力均较弱,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为24.2%、28.5%、28.4%,排水管不发生出流的控制降雨量分别为5.2 mm、7.8 mm、7.8 mm;设施Ⅰ的峰值削减与峰现延迟效果弱于设施Ⅱ及设施Ⅲ,且3种设施的峰值削减率和峰现延迟时间与降雨强度呈现显著负相关性.

关 键 词:透水铺装  设施构造  径流削减率  水文效应  海绵城市建设
收稿时间:2017-02-20
修稿时间:2017-04-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