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荡湖围堰干法环保清淤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
| |
引用本文: | 陆海明, 陈前, 夏玉林, 魏东, 刘银东, 刘杰, 张美一, 唐文忠. 长荡湖围堰干法环保清淤工程实施效果评价[J]. 环境工程学报, 2023, 17(12): 3906-3914. doi: 10.12030/j.cjee.202310109 |
| |
作者姓名: | 陆海明 陈前 夏玉林 魏东 刘银东 刘杰 张美一 唐文忠 |
| |
作者单位: | 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 210029;;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3.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常州分局,常州 213022;; 4.常州市金坛区水利局,常州 213022;; 5.江苏科兴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南京 210029;; 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 (2021013)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AB22035075) |
| |
摘 要: |  内源污染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和水体重金属风险的重要来源。以长荡湖围堰干法清淤工程为例,探讨了清淤工程实施前后的底泥营养盐和重金属质量分数及上覆水体水质变化,开展了清淤工程实施效果评价,提出了围堰干法清淤工艺适用性思考。结果表明,围堰干法清淤工程对底泥的部分营养盐去除效果良好,底泥中有机质含量的平均降低幅度为27.09%,14个采样点位中,有11个点位清淤后底泥有机质平均含量低于清淤前;清淤后的底泥TN质量分数比清淤前平均降低76.95%,底泥TN质量分数得到有效削减;清淤后底泥TP质量分数比清淤前提高了35.16%,原因可能与采样季节、采样方法、磷素沉积及清淤过程中的机械干扰有关。清淤工程有效降低了底泥重金属风险,对底泥镉的平均去除率为76.00%,清淤后没有点位底泥生态风险等级超过“中风险”,底泥生态风险显著降低。清淤工程实施前后上覆水体水质无明显变化,清淤后水质仍处于Ⅳ类―V类水,超标因子为TN和TP。围堰干法施工有效降低了长荡湖底泥中部分营养盐和重金属赋存量,但是软弱地基区域施工机械难以实施,机械操作可能造成下层底泥的翻动,部分区域难以完全实现预期清淤目标。该研究结果表明,应综合考虑清淤目标和施工机械、场地条件等影响因素合理选择清淤工艺和确定清淤深度。
|
关 键 词: | 环保清淤 围堰干法清淤工艺 内源污染 |
收稿时间: | 2023-10-20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