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亚精胺对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刘书锦, 黄益宗, 保琼莉, 黄永春, 张盛楠, 韩廿. 外源亚精胺对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J]. 环境化学, 2021, 40(5): 1387-1396.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19121703 |
| |
作者姓名: | 刘书锦 黄益宗 保琼莉 黄永春 张盛楠 韩廿 |
| |
作者单位: | 1.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300191;; 2.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1500)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5B02)资助 |
| |
摘 要: |  农田Cd污染对农作物生长有毒害作用,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为了缓解农作物Cd毒害,研究外源添加亚精胺(Spd)对Cd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 μmol·L−1 Cd胁迫下外源添加1000 μmol·L−1 Spd能够促进水稻种子的萌发过程,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添加Spd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稻幼芽和根系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Cd胁迫下水稻幼苗和根系中的抗氧化酶系统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当Cd浓度为30 μmol·L−1时,添加500 μmol·L−1 Spd和1000 μmol·L−1 Spd使水稻根系中的MDA含量比对照处理分别降低55.8%和66.9%,水稻根系CAT活性分别提高50.1%和72.6%,水稻幼芽POD活性分别提高175.5%和185.5%。Spd可以有效地缓解Cd对水稻的氧化胁迫作用,提高水稻种子的抗逆能力,促进水稻的萌发过程。

|
关 键 词: | 水稻 镉 亚精胺 种子萌发 氧化损伤 |
收稿时间: | 2019-12-17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