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富硒土地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评价 |
| |
作者姓名: | 周亚龙 郭志娟 王乔林 王成文 宋云涛 刘飞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河北 廊坊 065000;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研究中心, 河北 廊坊 065000;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 河北 廊坊 06500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DD20189123,DD20190518); |
| |
摘 要: | 采集雄安新区表层土壤样品(0~20cm)、大宗农作物(小麦籽实)及根系土样品,利用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壤硒含量分布、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生态位适宜性评价理论模型开展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新区表层富硒土地16993hm2,土壤中硒赋存形态以强有机结合态为主,其次为残渣态和腐殖酸结合态,三者占土壤硒总量的87%以上,生物可利用态硒含量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水溶态硒占比4.44%、离子交换态硒占比3.43%).小麦籽实样品富硒率28.45%,籽实中硒含量与根系土壤中硒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r=0.77,P<0.01).土壤硒富集主要受第四纪沉积地貌环境的影响,此外灌溉水、化肥和大气干湿沉降(燃煤降尘)等外源输入也影响贫化富集.土壤硒含量与沉积地貌环境“标志性”土壤指标Al2O3、Fe2O3、MgO和K2O含量,土壤有机碳(Corg.)、阳离子交换量(CEC)、黏粒和粉粒含量等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SiO2、Na2O含量和土壤砂粒含量等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基于生态位评价理论模型,新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高适宜区(Ⅰ级)和中适宜区(Ⅱ级)主要位于新区西北容城县南张镇和小里镇、安新县寨里乡和老河头镇等地,土地面积为14397.35hm2,占新区规划总面积的8.13%.
|
关 键 词: | 硒 土壤 根系土 农作物 适宜性评价 雄安新区 |
收稿时间: | 2022-01-04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