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大九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评价 |
| |
作者姓名: | 潘超 刘林峰 高健 周先华 潘晓斌 刘梅群 贺磊 蔡世耀 王卉君 张佳敏 赵以军 刘伟 苗滕 康玉辉 徐德雄 方龙廷 |
| |
作者单位: | (1.湖北工业大学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污淤泥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3.湖北十堰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 十堰 442000;4.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378),湖北省水利重点科研项目(HBSLKY201719),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CH329),湖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金(337301),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HHKF201506) |
| |
摘 要: | 大九湖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为了解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污染情况,于2014年11月(枯水期)、2015年5月(平水期)和9月(丰水期)进行了3次采样调查。研究表明:共检出后生浮游动物36种,其中桡足类2种、枝角类5种和轮虫29种,轮虫丰度在3次采样中均占总丰度的80%以上,仅有的几种枝角类和桡足类也是小型种类或以幼体为主。11月优势种是寡污-β中污型-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晶囊轮虫(Asplachna sp.);5月优势种为寡污-β中污和β中污型-螺形龟甲轮虫、迈氏三肢轮虫(Filinia maior)、无棘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 tecta)、广生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9月优势种是β-中污型-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迈氏三肢轮虫和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冗余分析(RDA)表明高锰酸盐指数(CODMn)是影响后生浮游动物污染类型分布的最关键环境因子。
关键词: 大九湖;后生浮游动物;污染类型;高山湿地湖泊
|
关 键 词: | 大九湖 后生浮游动物 污染类型 高山湿地湖泊 Dajiuhu wetland metazooplankton saprobity alpine wetland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