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喀斯特峡谷区常见植物叶片δ^13C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容丽,王世杰,杜雪莲.喀斯特峡谷区常见植物叶片δ^13C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10).
作者姓名:容丽  王世杰  杜雪莲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贵阳,5500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通过对贵州花江峡谷喀斯特石漠化区4种典型石漠化植物群落中11种常见植物种叶片的δ13C值测定,研究了各植物种对影响植物碳同位素分馏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储水量、大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厚度)的响应,分析了石漠化梯度中不同土层土壤储水量、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有机质、年均气温、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梯度变化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物种的δ13C值对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环境水分好转呈下降趋势,即水分利用效率下降;也有部分物种呈稳定不变或逆势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储水量;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野桐(Mallotus japonicus vat.floccosus)的主导因子是土壤厚度;肾蕨、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主导因子是光照强度;而广西密花树(Rapanea kwangsiensis)、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和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则分辨不出主导因子,即环境影响因素更为综合.总体而占,叶片高δ13C值是对低水分、高光、低资源环境的适应.

关 键 词:δ13C值  喀斯特石漠化  土壤储水量  大气相对湿度  光照强度  土壤厚度  主导因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