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南京段入江支流底质多营养级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姓名:曹军  陈鑫琪  张文龙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9,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3,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基金项目: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914)
摘    要:基于16S rRNA和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长江南京段21条主要入江支流不同水期底质多营养级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利用Shannon指数等分析了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42个样品的细菌群落归属于285个纲水平上的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归属于62个门;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优势菌纲为β-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等。原生动物中的优势类群为不等鞭毛类(Heterknta)、囊泡虫类(Alveolata)和绿色植物(Chloroplastida),后生动物中的优势类群为节肢动物(Arthropoda)、轮虫(Rotifera)和线虫(Nematoda)。平水期底质的细菌、原生及后生动物的多样性相对较低,入江支流的水生态系统相对不稳定,尤其是金川河、七里河等。

关 键 词:多营养级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入江支流  长江南京段
收稿时间:2020-04-16
修稿时间:2020-07-11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监控与预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