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种类对活性污泥絮体性状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朱哲 李涛 王东升 姚重华 |
| |
作者单位: | 1.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200237;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
| |
摘 要: | 利用葡萄糖、淀粉、乙酸钠和苯酚4种典型基质,分别在4个相同的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培养活性污泥,并研究了基质种类对活性污泥絮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底物培养的活性污泥胞外多糖含量最少,而苯酚所培养的活性污泥胞外蛋白质最多;从形成的EPS总量来看,苯酚最多,乙酸钠次之,葡萄糖和淀粉较少.不同基质培养的污泥Zeta电位也有一定差别,这是由EPS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造成的.红外分析表明,4种基质培养的污泥EPS中的主要基团较为相似,羧基、醇羟基、羧酸、酰胺和多聚糖均是EPS中的主要基团.此外,进水基质对活性污泥絮体的粒度分布及分形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
关 键 词: | 基质 絮体 胞外聚合物 粒度分布 分形维数 |
收稿时间: | 2008-02-28 |
修稿时间: | 2008-05-1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