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长光程差分吸收光谱原理的污染物监测系统在化工区的应用
引用本文:王丹娜, 李丽婷, 陈军, 陶士康, 楼晟荣. 基于长光程差分吸收光谱原理的污染物监测系统在化工区的应用[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 14(11): 3216-3224. doi: 10.12030/j.cjee.201912132
作者姓名:王丹娜  李丽婷  陈军  陶士康  楼晟荣
作者单位: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3; 2.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事务中心,上海 200003; 3.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0213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544225,51776129)
摘    要:
应用一种基于长光程差分吸收光谱(LP-DOAS)原理的仪器,对上海市典型化学工业区进行了长期自动监测。该测量系统搭建于化工区西北方向边界上,一旦污染物浓度超标就会报警,起到边界围栏的作用。选取同站点GC-FID系统测量的甲苯数据与LP-DOAS系统测量的甲苯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2台仪器日均浓度值的拟合系数R2为0.87,验证了长光程测量系统数据的有效性。结合西北边界监测站点的气象数据对测量的HCl数据进行日均、月度平均分析,发现HCl的浓度变化主要与化工区的排放有关。
采用基于拉格朗日传输、扩散模式的HYSPLIT_4模式分别对2017—2019年中每年6月份和2017年全年进行污染物追迹分析,发现2017—2019年中每年6月份有95%左右的污染物扩散时会经过上海城区,对上海地区造成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2017年,夏季化工区排放的污染物对上海城区的影响最大,秋季对上海城区的影响最小。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市大气环境监测及治理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长光程差分吸收光谱(LP-DOAS)   化学工业区   污染物   自动监测   区域性大气污染   前向追迹
收稿时间:2019-12-23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