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珠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中耐盐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河口硝化特性研究
摘    要:为缓解河口水域氮污染,对珠江河口不同湿地类型沉积物中的硝化细菌进行分离和盐度驯化,筛选出耐盐且硝化效率较高的菌株,通过菌株形态、生理生化和16Sr DNA基因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分别测定菌株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和不同沉积物质量下的硝化效率。将硝化细菌与湿地耐盐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组合,研究硝化细菌、芦苇及两者组合系统在河口不同盐分和水动力条件下的硝化特性,以期为河口水域咸潮入侵时和入侵后氮污染的修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种典型湿地芦苇、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光滩沉积物中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别为2.1×10~5、1.8×10~5和0.5×10~5cells·g~(-1),净硝化速率分别为(0.41±0.02)、(0.35±0.03)、(0.12±0.02)mg·m~(-2)·d~(-1),硝化作用强度:芦苇区互花米草区光滩区。从芦苇湿地沉积物中筛选出1株高效硝化细菌L4,经鉴定,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 communi)。菌株L4在盐度从5‰上升至20‰寸,硝化效率从80.5%下降至7.7%。经盐度驯化,菌株L4在20‰内的盐度环境下硝化效率可达到75.6%,其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2和30℃,最适接种量为1 g·L~(-1)湿菌,沉积物对菌株L4硝化作用影响不大。模拟不同盐分和水动力条件的河口环境,菌株L4-芦苇组合系统在0‰~20‰的盐度环境下均表现出稳定的硝化效率,7 d硝化效率达到80.9%~88.91%;在盐度分别为30‰和40‰时,硝化效率分别为52.13%和3 1.89%,均大于芦苇和菌株L4单独系统的硝化效率之和,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性。菌株L4-芦苇组合系统在未曝气时硝化效率可达到67.5%,在1.5 L.h~(-1)的曝气量时硝化效率最高达到81.5%,可见水动力的富氧作用可促进硝化作用的进行。菌株L4和芦苇的协同作用在河口氮污染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