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修正随机有限断层法的沉积盆地地震动模拟∗ |
| |
作者姓名: | 刘中宪 周健 李程程 孟思博 |
| |
作者单位: |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 300384;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 300384 ;天津市土木建筑结构防护与加固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139208);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重点专项(2020EEEVL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8287,51968015)资助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fzjzgcxb.ijournals.cn/html/fzjzgcxb/20230510/alternativeImage/e302d5c1-9e86-4755-aeff-93c81062917e-f001.jpg)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理论框架,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沉积盆地地震动放大效应,以此修正场地放大因子,发展了一种可考虑盆地效应的修正随机有限断层法。基于该方法,模拟了 2021 年 2 月 13 日日本 MW7.1 海域地震中日本关东盆地地震反应,并与常规随机有限断层法及实测地震记录进行了对比。![](https://cache.aipub.cn/images/fzjzgcxb.ijournals.cn/html/fzjzgcxb/20230510/alternativeImage/e302d5c1-9e86-4755-aeff-93c81062917e-f002.jpg) 结果表明:与常规随机有限断层法相比,采用修正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盆地地震动表现出更显著的空间变异性,盆地边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较常规方法放大了 6.24 倍,与实测地震记录吻合度更高;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空间分布整体特征与实测地震记录基本一致;相较于不考虑场地影响下的结果盆地内部分台站长周期下的谱加速度值扩大了近 5 倍,表明深厚沉积盆地在长周期范围内的场地放大更加明显。
![](https://cache.aipub.cn/images/fzjzgcxb.ijournals.cn/html/fzjzgcxb/20230510/alternativeImage/e302d5c1-9e86-4755-aeff-93c81062917e-f003.jpg)
|
关 键 词: | 间接边界元法 修正随机有限断层法 盆地效应 关东盆地 |
收稿时间: | 2022-08-22 |
修稿时间: | 2022-10-25 |
|
|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