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人工湿地基质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武俊梅, 徐栋, 张丽萍, 贺锋, 吴振斌. 人工湿地基质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 9(11): 5133-5141. doi: 10.12030/j.cjee.20151101
作者姓名:武俊梅  徐栋  张丽萍  贺锋  吴振斌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7-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498)
摘    要:人工湿地中基质对污染物的吸附是一个有限的过程,对其进行再生可减缓净化效果的下降趋势,降低周期性更换基质的材料消耗和购置成本,回用营养物质于农业。基质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原位或异位再生。其中生物再生成本低廉,生态友好且具有可持续性,是基质脱氮再生的最有效途径,可以通过优化离子浓度和交换速率,碳源、溶解氧、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提高再生效果和速率。基质除磷物理再生效果受基质类型、磷浓度负荷、落干休作开始时机和持续时间等的影响,其操作简便,可在人工湿地的日常运行管理中原位实施。化学再生效果受基质种类、再生试剂的成分和浓度、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Eh值和DO值等的影响,可在基质吸附饱和后作为应急措施使用。

关 键 词:人工湿地   基质   再生技术
收稿时间:2014-10-1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