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云南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分析
作者姓名:张勇  郭纯青  朱彦光  于奭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541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541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302);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324)
摘    要:为研究荞麦地流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2017年7月在研究区共采集地下水的水样32个,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路径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定性和定量探讨了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体整体呈弱碱性,Ca~(2+)、Mg~(2+)、SO_4~(2-)、HCO_3~-和N_3O~-等主要阴阳离子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性.通过聚类分析可知,研究区内地下水可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分别具有两个子集:A_1、A_2、B_1和B_2,并且从A类地下水到B类地下水化学类型开始变得复杂,A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_3-Ca型,B_1类地下水和B_2类地下水分别有HCO_3-Ca型、HCO_3-Na·Ca型、HCO_3-Na·Ca·Mg型和HCO_3-Ca型、HCO_3-Ca·Mg型、HCO_3-Na·Ca型各3类.为进一步探讨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和路径模型分析可确定碳酸盐岩、人类活动、蒸发岩和硅酸盐岩是地下水的主要物质来源.其中人类活动的作用和MgSO_4型蒸发岩的溶解,是形成以碳酸盐岩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同时具有多元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物质来源  多元统计分析
收稿时间:2018-10-29
修稿时间:2019-01-1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