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鄱阳湖湿地候鸟栖息地微塑料污染特征
作者姓名:刘淑丽  简敏菲  周隆胤  李文华  吴希恩  饶丹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2,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2;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2,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2,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2,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2,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22
摘    要:微塑料(粒径5 mm的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以鄱阳湖湿地候鸟栖息地之一的白沙湖为研究区,采集了湖岸边、湖中心和候鸟活动区域的湖水、底泥和候鸟粪便,利用浮选分离法对其中的微塑料进行分离,分析其微塑料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采样点水体和底泥中微塑料丰度有较大差异,表现为湖中心湖岸边候鸟活动区域,水体和底泥中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263.28个·m~(-3)和215.9个·kg~(-1),候鸟粪便中微塑料平均丰度为4.93个·g~(-1).研究区存在颗粒、薄膜、碎片和纤维这4种不同形貌的微塑料.(2)水体中微塑料以颗粒类最多,颜色主要为红色,微塑料粒径丰度表现为1 mm1~2 mm2~3 mm3~5 mm,且基本呈随粒径增大丰度减小的趋势.(3)底泥中微塑料以纤维类为主,颜色主要为紫色,湖岸边和鸟类栖息地微塑料粒径以1 mm为主,湖中心以1~2 mm为主.(4)候鸟粪便内微塑料以颗粒类为主,颜色主要为红色,粒径以1 mm为主.(5)水体、底泥和候鸟粪便中微塑料类型分布无一致性,水体和候鸟粪便颜色和粒径分布保持一致.可见,鄱阳湖鸟类栖息地已经受到了微塑料的污染,鸟类也无可避免地接触到了微塑料,警示人们微塑料将会是候鸟的新兴威胁.

关 键 词:鄱阳湖  候鸟  栖息地  微塑料  污染
收稿时间:2018-12-13
修稿时间:2019-01-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