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江苏水源地型水库异味物质发生风险及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史鹏程  朱广伟  杨文斌  许海  朱梦圆  邹伟  胡林娜  笪文怡  季鹏飞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芜湖24100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芜湖,241003;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充,637009;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无锡,2141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757);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J-SSW-DQC008);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ZS-2017-3-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项目(NIGLAS2017GH04);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项目
摘    要:为认知水源地型水库异味发生风险及其规律,本研究于异味风险高危期(夏季),对江苏17个省级水源地型水库开展了水质、浮游生物和异味物质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17个水库普遍存在富营养化程度偏高(如藻类生物量偏大和水体透明度偏低)的问题,约三分之一的水库出现部分水层异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MIB)浓度超标,MIB平均浓度为(13. 7±20. 7) ng·L-1,表明江苏省水库型水源地普遍存在MIB风险;多个水库检出土臭素(GSM),但其浓度均没有超过10ng·L-1的饮用水标准浓度(最大浓度为4. 6 ng·L-1);同步水质调查及统计分析表明,MIB浓度和水体叶绿素a浓度、水体透明度、悬浮颗粒物浓度、富营养化指数等重要水质指标及浮游植物生物量(特别是蓝藻生物量)相关性显著(P 0. 05),其中MIB与叶绿素a、富营养化指数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 0. 01).因此,水源地型水库的异味物质风险与水库的富营养化密切相关;实施营养盐外源输入削减、提高流域植被覆盖度、科学调控渔业养殖规模等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措施是水库异味物质控制的关键.

关 键 词:水源地  水库  异味物质  水质  浮游植物  2-甲基异莰醇(MIB)
收稿时间:2018-12-03
修稿时间:2019-04-0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